切换城市

首页
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
葛秋江

葛秋江 暂无评分

综合管理 国学应用

讲师官网:http://geqj.sougen.cn/

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(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)
仅需5.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,仅限聘请讲师授课

立即购买

葛秋江二维码
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
任意分享朋友圈
  • 2015-09-17
    查看详情>> 收拾好行囊,从房间出来,经过一个天井。天井不大,一侧矗立着一个建筑物,似乎是一个人头像。昨晚入住时,我们就曾经看见过,不过因为光线昏暗,并没有看清楚。这会儿趁着别人排队办手续的时间,我们还是忍不住前去那里观看看。 越过一座小桥,再穿过一道花丛中的小径,就来到这座建筑物前。“张之洞像”四个大字出现在我们眼前。一刹那,老乡情、民族情,如一阵阵暖流,一下子涌上了心头。真没想到,在这千里之外,还能“邂逅”这位河北的老乡、洋务运动的先驱张之洞。 这遒劲有力、线条丰满的镏金大字,将我们带到了苦难深重、战火连绵的历史深处。煤矿、汉阳造、兵工厂、炼铁厂等字眼,也从记忆中竞相泛起。当年,这位洋务派代表人物,试图凭一己之力,挽救大清于水火,虽然最终没有实现,但还是给萎靡不振的清政府打了一支强心针。为此,他与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并并称为晚清“四大名臣”。毛泽东也曾经给予他极高的评价,认为他为民族重工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 张之洞出生在1837年,鸦片战争战败时,他真是20多岁的年纪。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,让他开始思考国富民强的道路。面对国富民强的现实,国内有两种倾向:一种认为应该全盘西化,照抄西方文化,他们认为中国之衰败,就在于陈腐的传统文化;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坚守传统,中国的沉沦,不是传统文化的错,相反,正是失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缘故。针对这种情况,张之洞提出了“中学为体、西方为用” 的观点。他认为,欲振兴国力,必须以中华文化为基石,同时接受西方的优秀元素。平心而论,这个融合东西的观点,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。西方的“用”进入中国,的确需要一个接受的主体。但是这个主体究竟是中国文化,还是中国制度,张之洞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说明。如果主体是指中国文化,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;如果是指中国的封建制度,那么在僵死的制度下,引进任何西方的东西都无济于事。可悲的是,不管张之洞本人的思想是什么,世人都把这个主体理解成了中国的制度。从而,稍稍有了一点改革之风的洋务运动,最终以几次与列强的战败而告终。 但是即使如此,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位伟人的作用。在当时封闭思想占统治地位,闭关锁国让国人坐井观天,能够看到西方社会的进步,给国人带来一律希望的曙光,这已经十分不容易了,我们不能对古人责备求全。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,思想的解放,原本不是一蹴而就的。何况,张之洞的许多见解,仍有我们今人并不能企及的地方。他的廉洁自律,他的克己勤奋,他的睿智机敏、以及他的不甘沉沦精神,强烈的报国愿望,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地方。 张之洞主要活动地点是在南方,他在湖南、湖北、江苏等地,先后兴建了不少学堂,这些学堂就是今天南京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等名校的前身。同时兴办的还有煤矿、炼铁厂、造船厂、造纸厂等,我们下榻的宾馆所在地就是他创办的湖北炼铁厂的旧址。在宾馆的墙上,还刻着他当年的豪言壮语,希望将这个炼铁厂建成亚洲最大的炼铁厂。抗战时期,国共双方军队用的“汉阳造”,就是他当年创办的兵工厂改建而来的。今天,捍卫祖国大洋的常规潜艇也是在他创办的造船厂基础上建造的。谁也没想到,当年的老工厂,依然忠实地履行着保卫祖国的职能,依然能够创造出无比丰富的价值! 张之洞的晚年是在河北南皮老家度过的。他78岁生日那天,慈禧太后赐给他3000两银子,用以表彰他对皇帝的一篇赤心。但他未将一两银子装进自己腰包,而是全部捐出来,在家乡建立了一个西式学堂,这就是今天的南皮中学。 虽然只在这里逗留了十几分钟,但我们似乎走过了一段曲折坎坷的近代史。这位改革运动的先驱,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和启发。如果历史能够重来,如果张之洞能够活到今天,他该怎样去看待当年的那段历史,怎样去看待他自己提出的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思想呢? 从宾馆出来,脚步十分沉重。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奔涌而来,直到心头:前人未能完成的伟业,落到我们的肩上,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,怎样去承担呢! 太阳出来了,非常得灿烂!
  • 2015-09-17
    查看详情>> 过去,谈辛苦最危险的职业,人们都会想到下煤窑。历史上,煤井不叫煤井而叫煤窑,这大概是因为挖煤全靠人工,井挖得不够深,更像一个窑洞的缘故吧。但不管叫煤井还是煤窑,反正都与辛苦和危险连在一起。除非是生活所迫,谁也不愿从事这个营生。 今天,机械取代了人工,劳动强度大大降低,采煤环境也得到了改善,但采煤仍然是一个高危行业,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,谁也改变不了。今天,为了保证安全,除了采煤工人,谁也不准轻易下井。因此在煤矿工作一辈子,从未下过井的并不在少数。对于我们这些人非煤矿工人来说,能有下井的机会,的确是非常难得了。 换上一身工作服,我们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,乘坐垂直电梯就进入到井下。说是电梯,但和楼宇电梯不同,这是一个长方形的铁盒子,宽约一米,长约五六米,人面对面站着,两侧完全敞开,中间用链条拦着。进电梯的时候,头不小心撞到了铁架,发出了不小的声响。多亏带着安全帽,否则不定有多疼呢! 90秒!电梯只用了90秒的时间,就把我们垂直送到了500米的井下。矿井一般有三个井口,一个主井口,两个副井口。主口是运送煤炭的,副井口一个运送工人,一个运送设备。汽车、吊车等大机器都是大卸八瓣,运到井下再重新组装。 往里面走,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难受。空气是新鲜的,地面是干净的。除了头顶没有蓝天,三面是水泥外,就像行走在马路上:两侧有电线,地面有下水道,不远就有一个指示牌,告诉我们距离工作面还有多远。地面很平坦,偶尔也有起伏。每间隔百米远,两侧就有一个凹槽,就像高速路上的临时停车处,便于设立工作站,或供行人躲避行驶的车辆。因为是刚下来,大家心情十分兴奋,走起路来也健步如飞,没觉出一点儿累。 开始时,我还有方向感,是向北走的。为了验证对错,我问同行的一位采煤工,他摇摇头。在他们意识里,只有前后和左右,没有东西和南北。人一到井下,就失去了方向感,还不如我这样初次下井的人。就这样向北走了500米,又向右转弯走了一百米,环境远远不如以前了:空气湿漉漉的,弥漫着浓浓的煤气味儿,地面也变得坑坑洼洼起来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光线也阴暗下来。这时身上开始感有点疲倦。 来到一扇大铁门前,有人出来拨动按钮,大门吱吱呀呀地打开。走过几十米,用同样方法又打开另一扇大门。刹那间,一股浓浓的煤气味迎面逼来,呛得人几乎不能呼吸,五脏六腑似乎开始翻腾起来。仔细一看,两边和头顶再也不是什么水泥墙面,而换成了黑黑的煤墙,空气中全是细细的雨雾,“雨点”滴滴答答地从头顶掉下来。 煤墙表面,包裹着一层铁丝网。据介绍,为防止煤块掉下或脱落,需将铆钉打进煤层2米长,外面用锚杆和铁网封上。这样煤层就不会断裂坍方,煤块也不会掉下来。我问一位随行人员,如果人仰面往顶部煤层打入铆钉,煤块和煤粉会不会落人脸上?他们呵呵一笑,现在全都是机器了,人根本不用仰面,你说的那种方法,早就被淘汰了。 等了10分钟,驶来一辆脚轮车。这是专门用来载人的脚轮车,人从后门弯腰爬进去,分坐在两层,头顶是一根铁棍做扶手。这样晃晃悠悠走了20分钟,中间接上了10几名员工,每个人都头戴安全帽,腰上扎着武装带(皮带),像全副武装开赴前线的战士。车在巷道行驶,发出巨大轰鸣声——更像一辆装甲车了。车轮飞转,水花飞舞,展开了一块美丽透明的白布,有水点儿透过窗口飞进来,打在身上凉凉的。巷道只有5米来宽,是地地道道的“单行道”。隔一段距离,设有专门会车的地方,如果发现前有来车,便停下来稍等一会儿。巷道太长,走路需要很长时间,因此只要看到人,就必须停下来,接上人再继续往前走。 一堆机器堵住了去路。车停下来,我们从车中钻出来,便一脚踏进了积水中。那水有十几厘米深,水下是软软的淤泥。因为地面是倾斜的,水势显得格外猛烈。转过一道弯,前面是液压部件,我们只能侧着身子往前走。在我们周边,到处都是支架、电线和机器部件。一件件液压器,像一个巨人,伸出粗壮有力的胳膊,支撑起被掏空的三面墙壁。留下对面一侧,正好用来开采。一扇直径约三米,长着许多“钢牙”的转盘,就是采煤机。只要转动起来,煤层就脱落下来,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煤块,通过铺设在下面的传送带,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主井附近的煤仓,再装进垂直升降的煤斗,通过提升装置提升在地面。 返回时,先乘坐脚轮车,后步行到出口处,顺便参观了避难中心。这个避难中心,其实一个住所,里面储存着充足的生活用品,可以维持多人生存很长一段时间。秘鲁矿难,就是因为有避难中心,才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。国家认识到避难中心的作用,于是在全国推行。对此不少人表示反对,认为国家领导人不懂煤矿管理,见什么学什么,纯粹是瞎折腾,出了事故哪里有时间跑到那里?也有人表示赞成,认为这使员工又得到一层保护。不管怎么说,这都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,是时代和社会的一种进步。 从避难中心出来,沿着来路返回,走到副井口,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,身体也觉出了十分困乏。乘电梯上来,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,此时我们才真正懂得了空气和阳光的珍贵。
  • 查看详情>> 在咨询的客户中,有不少成立于建国之初的国企。他们有许多往事值得回忆,有许多成就值得书写。在难忘的岁月里、在特殊的征程中,他们用青春、热血、汗水,甚至生命,书写了辉煌壮丽的历史篇章。积淀了无比丰厚的文化瑰宝,特别是艰苦奋斗的精神,支撑着他们的灵魂,鼓励他们在吃不饱、穿不暖,既无技术、也无设备的条件下,凭着人拉肩扛、驴驮马背,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,其业绩彪炳千秋、光照史册。今天,日历已经翻开新的一页,我们回过头来,重新反思这段历史,那么,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笔遗产呢? 回答这个问题,首先从“文化接力”这个名词谈起。 田径项目有个接力赛。一人跑累了,便将接力棒交给另一人继续跑。文化现象也有点相似。最初的文化,一定是适应当时的历史现状的,只是,随着时间流逝,产生这种文化的环境发生了巨变,原有文化跑累了,没有了前行的动力。需要有人接下来继续跑。 我们今天谈中国文化,言必称孔孟老庄。但他们的主张,源出于春秋战国时期。至西汉,时过境迁,已成为陈腐竹简。来接力的是董仲舒,他融合了盛行一世的老庄思想,对孔孟之说重新诠释,旧瓶还是旧瓶子,装的是自己的新酒;至宋代,董仲舒的一套不灵了,朱熹有接过小棒子继续奔跑。后来,王阳明、方孝孺等,相继接力,薪火相传,一直到“五四”时期的新文化运动。 传统文化如此,企业文化也如此。 50年代,新中国一穷二白、百废待兴。为打破西方封锁,创业者们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,用生命创造了新中国建设奇迹,大庆油田的“铁人精神”、中铁的“成昆精神”,都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写照。 今天,重视集体成就、漠视个体价值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。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话题:人权、环保、仁爱、健康、死亡等。只有在交流中,积极的、开放的,健康的、人性化的文化内涵会逐渐会占据上风,而消极的、封闭的、非人性化的文化因素会被一一清除。 敬畏生命,尊重需求已经成为普世价值观。“不怕牺牲”已成历史“陈迹”,艰苦奋斗也只是一个“标签”了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变成一个接力者,剥去不人性的内涵,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,对这个历史名词,进行的新诠释——面对工作挑战,应该迎难而上,知难而进,这就是新时代的“艰苦奋斗”的精神。
  • 查看详情>> 历史上,因为交通不便、地域封闭,养出了一些人夜郎自大的毛病,凡事喜欢往大处说。几十米高的山丘,也叫“天下第一山”;一米宽的小溪,也称“天下第一水”;至于“天下第一人”、“天下第一村”、“天下第一酒”更是比比皆是。原以为,这些“第一”的命名者不过是村野莽夫,因孤陋寡闻,才坐井观天、自吹自擂的。没想到,有些企业文化的咨询师、培训师,也天真幼稚地玩起这个把戏来。自吹是企业文化的“大师”、“理论第一人”、“定位第一人”、“理念第一人”、“行为规范第一人”、“落地第一人”等等。真是应了古人的“唱戏的是疯子”的说法! 虽然,企业文化的概念早已有之,但其概念如流动的沙丘,今日在东,明日在西,没有完全固定。上世纪后半期,企业文化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兴趣,历经学者研究探讨,其内涵外延逐渐稳定,形成相对稳定的理论体系。即使今天,谁也不敢说已经十分成熟了。 当然,对企业文化研究过程,并不排除产生大师的可能性。几位卓有成就的研究者,例如:约翰科特、艾伦肯尼迪等,也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,其大师地位也是研究过程中奠定的。但是,这些企业文化大师的产生,需要一定的条件为基础,特别是需要自由宽松的外部学术条件做基础。 当今中国,不可能出现企业文化大师,因为出现大师的客观环境还没有出现。2009年7月11日任继愈、季羡林两位巨擘同日离去,随后不久,一本《大师离去,再无大师》的书面世,我认为,真正谈到了问题的实质——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年代,一个不能产生大师的年代。 真的!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,历史上有,国外有,但是我们没有,有的只是自吹自擂的大师。 企业文化大师的诞生,同其他大师一样,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。学术自由,首先是思想自由,前提条件就是不需要外在干预。企业文化的发展,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,应时而生,因时而长,外在的干预,不管是支持还是限制,都会破坏内在发展规律,影响发展质量。外在的限制固然束缚了手脚,使学术难以正常成长,自然出现不了文化大师;外在的支持同样会异化了目的,让学术急功近利、拔苗助长,使文化成果产生怪胎,大师也不可能诞生在这样的环境中。 文化治国的口号,反映了国家对文化的重视,从一定程度上对振兴文化是有益的。但其作用无异于对庄稼喷洒“催生素”。产生了一堆形式华丽、内容肤浅的“文化成果”,包括企业文化的成果,这是喷施“催生素”的结果。这些东西能向政府要钱,能向上级邀功。真正的文化研究和传播的效果,又有几人能够问津? 从研究者自身来看,大师是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神,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,他们不务虚名、不图名利,贫贱不移,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。因为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,来不得半点做作,关注学术本身,关注企业文化的规律,才是大师唯一的兴奋点。处处标榜自己,时时炫耀自己,无异于“天下第一”的自我夸耀,只有专注学术才能够产生大师,关注窗外的繁华只能产生几个赚钱的商人而已。 钱钟书是一位真正的传统文化的大师,为了从事研究,他谢绝一切外面的采访,有人说他清高,有人说他骄傲,他都不在乎,他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研究。什么是大师,钱钟书才是! 大师重在创造,技师重在应用,伪大师重在吹嘘! 大师在走前人未走之路,他不重复别人的说法,不窃取他们的成果,只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。他的成果几十年可能只有一个,但它必须是实实在在的,是久经考验的,是经得起推敲的。他可能吸取了别人的成果,但一定是对别人成果的一个超越,是学术研究的质的飞跃。而决不是改头换面、偷梁换柱的小偷行为。 现在中国,只有企业文化的技师,没有大师。技师是朝向大师前进的必经阶段,但所有的努力不一定有成效,奋斗不一定有辉煌。咨询师可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,但缺乏阳光水分的滋润,种子只是种子,肯定不会有收获。一定成不了大师。 咨询师、培训师不是企业文化理论创造者,只是企业文化的应用者。其任务就是将企业文化理论应用到管理实践中。他们或许也努力、也认真,也有成果,但这些成果都是小发明,小改造,难以实现超越同行水平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大多数缺乏大师的胸襟,大师的情怀,缺乏拒绝金钱诱惑的勇气和信心。所以咨询师就是咨询师、培训师还是培训师,就如同普通的理发师、美容师等技师一样,永远成为不了大师。你可以将企业文化理念提炼得精准到位,可以将企业文化方案做得尽善尽美,但这也不能说你是一个大师,一个可以称为“企业文化**第一人”的人。 信息时代来临,为伪企业文化大师提供了宣传自己的平台。借助网络,可以将自己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网络。即使如此,假的还是假的,真正的企业文化大师不是吹出来的,而是靠自己努力和成果来证明的。自己喊千遍万遍,不一定有什么效果,只有有人承认你的成果才行。只靠嗓子,没有自己的学术见解,你以为能够欺骗了别人?

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

0755-83802522

周一至周五 09:00-18:00